精心组织申报,抢抓政策机遇
2025年3月,生态环境部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征集工作后,市生态环境局迅速行动,组建专业团队,及时向企业讲政策,积极组织辖区内氢能龙头企业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申报工作,深入分析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特点和发展瓶颈,配合完成方法学建议的编制和提交。包头市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氢能产业基础,为申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经过生态环境部多轮评估筛选,严格对项目额外性论证、基准线设定等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该方法学从众多申报文件中脱颖而出,成为氢能领域首个被纳入公开征求意见方法学。
方法学应用,产业转型多方助力
方法学的应用将为包头市氢能产业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它将进一步助推包头市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有效降低绿氢生产成本。目前,绿氢生产成本较高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方法学的实施有望通过规范碳减排量核算等方式,为绿氢生产企业提供更多的经济激励,从而推动成本的下降,其次,该方法学通过规范绿氢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标准,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氢产业链布局,提升项目经济性与市场竞争力。此外,依托该方法学,包头市将加快推动绿氢在冶金、化工、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为我市实现“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重要助力。预计到2026年底,全市绿氢年产能将达到5万吨,产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约60万吨,仅从碳交易一项就可为企业增收4800万元,为全国氢能低碳发展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路径。
锚定建设目标,全产业加速构建
依托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方法学的先行先试验,包头市将逐步构建起绿氢制备、储运、与多场景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全国氢能产业低碳化发展提供“包头样板”。
方法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操作指南”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是指导特定类型项目如何设计、实施、监测和核算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技术标准。它相当于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手册”,确保项目减排量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本次发布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方法学,专门为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提供减排量核算方法论,填补了该领域方法学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