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这个做法建议推广!
发布时间:2025-10-20 | 文章来源:包头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 作者:包头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
字号:【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建设项目依法依规快速落地,包头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落实《关于全面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涉企服务的实施方案》,从审批优化、执法创新、科技赋能等多方面发力,交出涉企服务亮眼答卷。

一是创新审批“加速度”,打造服务新高地

在环评审批环节,包头市生态环境局推出一系列“硬核” 举措。审批材料从3项压减至2项,仅保留环评报告与公众参与材料;实行单位内部科室意见征求与专家评审同步并联审核,大幅缩短流程耗时;

同时,为建设单位提供“环评审批服务单”,指派专人全流程跟踪服务,明确承诺服务事项,对标全国一线城市,让环评审批许可事项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针对全市650个政府投资5000万元、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答疑帮办服务,实现环评审批“应批尽批”,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坚实“硬保障”。

二是深化服务“软实力”,精准破解企业难题

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工作人员主动下沉,深入各工业园区开展现场服务。通过“面对面”倾听诉求、“点对点”排查堵点、“一对一” 分析研判,为企业在项目选址、生产工艺、产污环节、污染防治措施及环评报告编制修改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现场服务中,工作人员还与市发改委、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单位等深入交流,精准把握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核心诉求,收集环评审批工作改进建议。此外,现场讲解区域削减、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等政策,发放环评及排污许可服务指南、环保全流程服务清单,落实帮办代办服务,助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三是严格执法“有温度”,构建监管新模式

在执法监管方面,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切实做到“严监管”与“优服务”的双同步。一方面,强化“双随机、一公开” 日常监管,全年开展4批次随机抽查,制定10批次跨部门联合执法计划,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为企业减负。严格执行执法人员规范、案件办理时效规范等制度,推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另一方面,推行包容审慎执法。探索“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渐进式执法模式,对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容错机制,落实“首违不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杜绝“小过重罚”。同时,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与信用修复告知“双书送达”机制,帮助“知错愿改” 的企业恢复信用,重回发展正轨。目前,已有99家管理水平高、守法意愿强的企业列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享受现场免检、管控豁免等激励。

四是科技赋能“提智效”,筑牢监管新防线

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数智技术优势,对全市污染源在线监控、机动车排污监测、排污许可证管理等16个环境监管平台实行归口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废气废水排放、治污设施运行等环境要素,动态分析数据,搭建起多维度、全覆盖的监测网络体系,打造高效数字化监管平台。

同时,利用新配发的151台(套)多领域环境监测设备,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智能化与信息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为精准监管、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接下来,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发力,建立领导干部包联旗县区服务重大项目机制,强化审批管理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打造“数智化” 执法队伍,拓宽大数据、AI 分析等技术应用,以更优质的服务、更精准的监管,助力包头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