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风采 再传捷报
包头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
表现突出集体荣誉
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评审结果,包头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评表现突出集体荣誉,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得该项称号的集体。
包头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扎根生态环境执法主业,坚持以战代练、以练促学,着力打造一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近年来,多次荣获全国、自治区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全国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包头市工人先锋号”称号等荣誉。
坚持强化党建引领
着力提升执法队伍政治高度
包头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建工作和执法工作深度融合。依托理论武装,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执法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依托“爱包头、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将党建工作落实到加强环境执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等工作中,集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强化警示教育,筑牢廉政思想防线,不断增强遵规守纪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坚持强化精准打击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力度
坚持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础,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建立并常态化实施排污许可“双清单”执法模式,拓展碳排放、核与辐射等新领域新职能,全年共立案查处、移送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13件,不断扩大环境执法覆盖。强化信息化执法能力建设,建设完善“在线监控+用电监控”跟踪预警监控系统,辅以视频监控、无人机、快速检测仪器设备等技术装备,及时精确制导,全年通过非现场方式检查企业830家次,处理在线预警信息7000余条,通过在线监控、排污许可线上核查、无人机航拍等查处违法案件18件,进一步夯实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深入开展危废、在线“两打”行动,通过综合运用配套办法组合拳、与公安部门联合调查等手段,办理、移送严重污染环境案件1件,在线数据弄虚作假案件3件,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件1件,持续全方位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
坚持强化素质锤炼
全面拓展执法队伍实训深度
以打造专业化执法队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运用系统思维,多措并举,推动执法水平持续提升。
组织开展业务讲座、装备实操、一对一轮训、知识竞赛等培训活动14期,实战比武、非现场练兵活动2期,严格执行着装管理制度,开展队列训练、警示教育等活动,锤炼一线执法过硬本领。
二是严格规范执法
组织开展案卷评查,执法稽查工作,通过区县互查、网络评查、实地稽查、书面反馈等形式,对一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进行“把脉问诊”,促进执法能力和规范水平逐步提升。
三是加强学习借鉴
支队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参加,精兵强将轮流上阵,积极参加生态环境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的定点帮扶、交叉执法、非现场练兵等活动,寓教于练、寓教于战,不断锤炼执法业务素质,在全区生态环境保交叉执法检查工作中评分位列第一名。
坚持强化人民至上
持续提升环境执法服务温度
坚持“寓服务于执法”理念,不断深化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动态管理,将121家环保水平高、环保意识强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通过非现场方式对清单企业进行日常监督,做到“无事不扰”。依法落实“免罚轻罚”制度,制定15项“免于处罚”情形,办理2件不予处罚案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向企业发放宣传手册1400余份,组织正面清单企业、中小企业开展“集中座谈”活动,为企业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建立完善举报奖励制度,不断拓宽意见交流和投诉渠道,对公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调查处理反馈,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及时解读相关政策,为公众解疑释惑,展现了“有温度”的环境执法服务。
包头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执法机制、强化执法手段、提高执法能力,塑造先进执法示范,努力打造全国一流执法队伍。